1. 首页 > 婚姻配对 > 文章页面

方位与天干地支的关系

易经初学 如何学好易经上的知识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方位与天干地支的关系,以及八字与方位有关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方位与天干地支的关系天干地支方位方位与天干地支的关系

一、什么是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二、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要熟悉天干地支与方位的关系,必须先明了他们的五行属性。

天干地支与四季阴阳五行

1、天干与五行木——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火——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土——戊为城墙之土,己为田园之土金——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水——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

2、地支与五行子(鼠)属水,亥(猪)属水寅(虎)属木;卯(兔)属木巳(蛇)属火;午(马)属火申(猴)属金;酉(鸡)属金辰(龙)、戌(犬)属阳土丑(牛)、未(羊)属阴土

三、五行与方位的对应关系五行水属北方五行火属南方五行木属东方五行金属西方五行土属中央四、天干地支与方位的关系

1、天干地支简单方位划分东方甲乙寅卯木,南方丙丁巳午火西方庚辛申酉金,北方壬癸亥子水戊己辰戌丑未土。

2、天干地支方位在风水上的精准划分天干地支的方位在风水上有更为精准的划分,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有八大方位: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每个方位有45度。而风水在测量方向时又把这8个方位细分成24个方位,每个方位十五度,称为二十四山,从正北开始,按顺序分别是: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壬

记得在专业易经学习“易先生”平台上,一位拥有近20年八字实战经验的李德老师说过,人生起伏,看似毫无规律,其实有章可循。当我们掌握了八字预测学,

就可以知道这人生变化的规律,更好地规划好自己的一生。我们可以学习易经的形成及发展历程,了解八字预测学的由来及发展历程,认识阴阳、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

天干对应的方位度数:

①甲—正东偏北,67.7——82.5度。

②乙—正东偏南,97.6——112.5度。

③丙—正南偏东,157.6——172.5度。

④丁—正南偏西,187.6——202.5度。

⑤庚—正西偏南,247.6——262.5度。

⑥辛—正西偏北,277.6——292.5度。

⑦壬—正北偏西,337.6——352.5度。

⑧癸—正北偏东,7.6——22.5度。

地支对应的方位度数:

①子—正北方向,352.6——7.5度。

②丑—东北偏北,22.6——37.5度。

③寅—东北偏东,52.6——67.5度。

④卯—正东方向,82.6——97.5度。

⑤辰—东南偏东,112.6——127.5度。

⑥巳—东南偏南,142.6——157.5度。

⑦午—正南方向,172.6——187.5度。

⑧未—西南偏南,202.6——217.5度。

⑨申—西南偏西,232.6——247.5度。

⑩酉—正西方向,262.6——277.5度。

⑪戌—西北偏西,292.6——307.5度。

⑫亥—西北偏北,322.6——337.5度。

天干地支方位

天干地支分别都带表哪个方向天干只有属性,不具有方位。地支才是主导方位的。天干只有在搭配地支后才具有方位。

天干地支与先天八卦方位配图先天八卦(伏羲八卦)传说为伏羲所创没有图形后由宋朝邵雍根据《说卦》而配置成图天干是由京房的纳甲法来配置的地支也没有是按在天垂象在地成形来述说的即乾金为天坎水为水艮土为山离火为火坤土为地兑金为泽巽木为风震木为雷乾震坎艮为阳卦坤巽离兑为阴卦就这样

十二地支对应什么方向?子:五行属阳水,位居北方。

丑:五行属阴土,位居东北方。

寅:五行属阳木,位居东北方。

卯:五行属阴木,位居东方。

辰:五行属阳土,位居东南方。

巳:五行属阴火,位居东南方。

午:五行属阳火,位居南方。

未:五行属阴土,位居西南。

申:五行属阳金,位居西南方。

酉:五行属阴金,位居西方。

戌:五行属阳土,位居西北方。

亥:五行属阴水耽位居西北方。

甲在天干地支中代表什么方位甲乙东方木

天干地支与先天八卦方位配在阳宅风水中,八卦的方位是按“后天八卦方位”的。

也就是文王卦的方位:坎北、离南、震东、兑西、乾西北、巽东南、坤西南、艮东北。在风水学中,定地理实际方位,都是用后天八卦。而先天八卦不用作定实际位置,而用作判断时间应期。也可以说。

八字里的方位?八字里的方位:年干支方位为北(正北、东北、西北),月干支方位为东(正东、东北、东南),日干支方位为南(正南、东南、西南),时干支方位为西(正西、西北、西南)。

此方位针对先天风水而言,批断出生环境之先天信息,但在实际论命操作中不起作用。具体用法是通过日主旺衰、八字五行的生克制化而论。

天干地支的干支与时间干支历和农历是两套不同的历法。干支历又称甲子历,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历法已施行了数千年,它完全参照黄道地日关系创建,以立春为元旦,一个回归年为一年。在当代农历借用干支纪年,以正月初一为起点,这是笼统的标注;“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历法》一书中指出,干支纪年是从立春起算。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干支历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干支历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干支纪年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共60个干支纪年(详见上文序列表中的表格)(或见下文五行、属相),以此往复,60年为一个轮回。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数,所以每60年为一周期)。如1644年大概为甲申年,60年后的1704年同为甲申年,300年后的1944年仍为甲申年。注意以上只是大概对应,因公历和干支历是不同的历法,年份起点不同。干支纪月是由十二辰纪月发展而来,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由此知干支发明之初就是:干用于纪日,支用于纪月。在古代早以十二辰纪月,即为月建。在以钟表盘面理解日月五星的运行时,我们就可很清楚的看到月建是日月相会时的辰位。古代历法选冬至日且日月相会日(月朔日)为对应于“子”刻度,月针绕行一周约27天多,但此时作为太阳视运动的年针已前行了约一个刻度,月针需再前行2天多才能赶上太阳进行日月相会,这时就相会于“丑”刻度,这样日月相会日就会逐步发生在十二刻度中,以此确定月建。不同朝代年岁开始的月建地支不同。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这个是夏历。而商历是正月建丑,二月建寅,三月建卯。周历是正月建子,二月建丑,三月建寅。秦历是年开始于建亥,但仍称十月。至汉武帝改历,才复用夏正,就是正月建寅为岁首(武则天改过用周正,建子)一直沿用至今。干支纪月自官方到民间一直有使用!以敦煌出土的北宋《雍熙三年(986)丙午岁具注历日》(伯3403)为例,各月起始点的定义,并非历法中的朔日,而指的是各月节气,此故,二月就定义成从惊蛰(二月节)至清明(三月节)前一日,余类推。敦煌具注历以节气为各月之始的规矩,或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但从现存各汉简残历中,均可见到以朔日作为各月月建起点的情形。干支纪月的推算较为容易,每年的各月地支已经固定,只要推算月的天干配固定每月地支就行。有歌诀为证(寅月为正月,寅为虎,又称“五虎遁元”):甲己之年丙作首,――逢年干是甲或己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丙上起。乙庚之岁戊为头,――逢年干是乙或庚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戊上起。丙辛必定寻庚起,――逢年干是丙或辛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庚上起。丁壬壬位顺行流,――逢年干是丁或壬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壬上起。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逢年干是戊或癸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甲上起。为了便于推算,把他们的关系归纳于此表:年天干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甲、己丙寅丁......>>

怎样用天干地支表示年月日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骸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关于方位与天干地支的关系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真道长说风水 如何找到自己的升迁位和文昌位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